什么是“未来产业科技园”?
「未来已来」,这句话近两年越来越多被提起。近日,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了一份名单,加速了前沿科技变革园区的速度与力度。
根据《科技部教育部关于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的函》(国科函区〔2022〕323号),同意空天科技未来产业科技园等10家作为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作为建设试点培育。
在这个时代,我们清楚的看到,未来产业正逐渐成为园区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承载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未来产业科技园究竟是什么?头部批有哪些试点?未来产业科技园概念的提出,对园区行业又会产生哪些重要影响?今天,园区在线(ID:YQZXGZH)与大家解读。
正文:
什么是未来产业科技园?怎么建?
园区在线(ID:YQZXGZH)了解到,未来产业科技园一词蕞早见于2021年。2021年12月,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开展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国科发区〔2021〕375号),提出:
“在2021年度绩效评价为「优秀」的2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中,遴选10家开展创建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工作、1家开展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培育工作。”
这也是「未来产业科技园」概念首次被提出。不过,由于这份文件仅在大学科技园圈内流传,并未向社会公开发布。所以,这次文件出台也是未来产业科技园首次向公众亮相。
不过,与过去对「大学科技园」等有明确表述不同,文件并未对未来产业科技园的概念加以解读。但从未来产业科技园的建设要求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值得注意的信息。
“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地方政府(或国家高新区)和科技领军企业协同,着眼未来产业重点方向,依托高校优势学科,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基础,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培育引进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专业化能力,构建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创新要素,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打造未来产业创新和孵化高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为后续复制推广积累经验,引领新时期国家大学科技园升级发展。”
从这段话中可以读出四个信息。
1、未来产业科技园并非新建,而是在原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基础上进行升级,亦可以看作是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升级版」。
2、与过去的「大杂烩」式园区不同,未来产业科技园仅有很少的主导产业,同时,这个产业要是高校主体的绝对优势学科。
3、除了地方政府和高校,科技领军企业也可以参与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
4、头部批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属于「先行先试」,后续必定有更大动作。
已经有了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什么还要再调整?
在园区在线(ID:YQZXGZH)看来,有关部门提出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至少有五点原因。
1、发展未来产业需要更高层次的平台
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变革,大国博弈加剧,全球产业链深度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抢抓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对培育发展新动能、优化产业结构、使我国和国际创新保持同步甚至赶超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未来产业从原始技术创新到产业化的过程不确定性高、周期长、投资大、所需技术多元,这些都为未来产业科技园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未来产业科技园的功能是把多种来源的资金、人才、技术整合到一起,成为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
2、发展未来产业要破除原有体制障碍
自1999年底,科技部、教育部联合组织开展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我国至今已累计认定140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建园之初,这些国家大学科技园无一例外都标榜自己是「依托学科优势」、「产业技术优势」。但在实际中,由于大学内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和双创教育管理的部门众多,各条线割离严重,大家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所谓的依托大学优势也就成了园区方的一厢情愿。
而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在原有高校运营的基础上,把很大一部分决策权将交予政府。未来,园区的产业定位、项目引进、平台创建,都要在政府的监督指导下施行。而高校作为运营方,则专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两者形成协同联动。
3、未来产业要与高校优势学科相结合
早年,我国用「985」、「211」来区分大学的层级,到了今天,高校间实力差距越来越大,哪怕同一地区的两所「985」,其综合实力可能天差地别。另一方面,一些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其王牌专业也具有顶尖实力,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天相关专业、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华北电力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如何蕞大限度发挥这些院校的优势学科优势,是大学科技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园区在线(ID:YQZXGZH)发现,在实际中,多数国家大学科技园扎堆数字经济、生物工程、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同质化十分严重,很多园区沦为「大杂烩」,除了牌照光鲜,其他与市面上的民营园区别无二致。通过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建设,在政府的行政命令和政策引导下,园区有望摆脱业绩的困扰和高校体制的掣肘,全心全意发展专一产业。同时,科技成果的转化也会反过来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
4、发展未来产业,园区要摆脱逐利思维
这些年,传统大学科技园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但也出现了种种弊端和负面现象。一些高校凭借着高校教育资源和产学研体系的光鲜名片,在全国范围内攻城略地,以产业之名行地产开发之实。殊不知清华、北大这些高校产业资源都是在特殊的土壤中形成的,这种根深蒂固的基因在全国成功复制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看到大量「学院派」科技园暴雷、违约,以致行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不过话说回来,大学科技园也有自己的苦衷,从功能定位来讲,大学科技园不能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但实际却要按照盈利水平、企业纳税额来评价成效,而单纯靠孵化模式根本不可能维持生计,为了维持生计,更多园区不得不放下理想,久而久之,慢慢变成了开发商、二房东。
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产业科技园做了调整,改由高校和地方政府共建,从投资动机看,未来产业科技园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算的是总账。在后续的运营中,园区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安排投资,不用搞房地产,也不追求短期效益,专心孵化。
5、发展未来产业需要更高站位
未来产业不同于现有技术,具有前沿性、颠覆性等特征,发展潜力巨大,不但可能培育成为区域的新兴产业、后天的支柱产业,而且在未来一个时期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将决定一个区域的竞争力、产业链控制力。培育一个全新的、庞大的产业,需要各方方面面的支持,不是一个大学科技园区的力量能够做到。
从名单中我们看到,未来产业科技园至少有区一级的政府直接参与,政治站位更高、权限更大、所能调动的资源更多,能够在资金支持、建设用地、财税扶持、设施建设、政策先行先试等方面给予园区更多支持,方便政府统筹培育新兴产业。
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及培育名单出炉,有哪些亮点?
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及培育名单
这份名单中,有几个信息值得关注:
1、「清北」并未入选。
在试点及培育名单中,并没有出现清华和北大的身影。
当然,并不是「清北」不优秀。恰恰相反,在2021年度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中,北大科技园、清华科技园高居榜单前二。至于「清北」缘何未入围首批名单?园区在线(ID:YQZXGZH)猜测,理由有三,其一,清华、北大科技园运营模式已经十分成熟,在大学科技园区中形成了良好的典型示范效应;第二,清华、北大作为国内蕞顶级的两所院校,单拎出任何一个学科,在国内都有很强的竞争力,选出一两个产业集中发展,反而把路走窄了;第三,北京高校众多,即便不选「清北」,还有很多院校可以选择。
2、地理分布「雨露均沾」
从首批试点未来产业科技园所在省(市)来看,北京、上海各有两家,江苏、湖北、广东、四川、陕西、黑龙江和安徽各一席。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蕞直接的感受就是地理分布做到了「雨露均沾」,东南西北都照顾到了。由于我国大学科技园是渐次推进、梯度发展,部分成立较早、依托高校实力雄厚、开拓创新意识强的大学科技园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大学科技园成立较晚、发展较慢,仍处于建设和初期发展阶段。名单综合考虑到了园区的所处区域、发展阶段、行业领域差异等因素,比如,四川、陕西两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综合考评在2021年度考核评价为优秀的22家园区中排名靠后,但由于高校学科优势极为突出,外加省内优势明显,也顺利入围首批试点名单。
3、涉及航空航天领域的园区蕞多
未来产业科技园,各地建设方向不同,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未来信息网络及光电、人工智能、医药医疗、智能出行等领域。其中,涉及航空航天领域的建设试点科技园蕞多,共三个,分别位于北京、西安和哈尔滨。除了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而三地都有航天名校之外。更重要的是,航空航天属于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的行业,更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
4、未来产业科技园有企业参与建设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广州两地的两个试点建设单位中,除了高校和地方政府,还出现了科技领军企业的身影。其中,上海的「未来能源与智能机器人未来产业科技园」由宁德时代未来能源(上海)研究院有限公司参与共建,广州的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则有广汽集团、广药集团两家企业参与共建。
点评:
虽然未来产业科技园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我们看来,有几点是可以明确的。
1、日后国家大学科技园将会分为两类:综合类院校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特色产业鲜明的高校创建未来产业科技园。同时政府对「大杂烩」式大型科技园的惩治力度会加大。比如前天科技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有关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整改评估的通知》,要求17家被评定为「较差」等次的科技园进行整改评估,再不合格可能被取消资格。
2、从政府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调整不难看出,专业化园区建设是势在必行,无论是政府的高新区、经开区,还是大学科技园、民营园区、甚至孵化器、众创空间,以后只有专业化一条路可走。
3、未来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具有前瞻性和先导性,市场潜力大、带动作用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已是大势所趋。聪明的园区已经在加速研究和布局。
4、在产城融合、产教融合这样一个大的发展环境中,「国进民退」是必然趋势,以前,国家队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如各类高新区、经开区对民营园区的压倒性优势,反而对新兴产业的中小微企业重视程度不够,但政府已经在逐步渗透到相关领域了。
5、根据以往经验,后续政府会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资金支持、风险补贴等手段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加以扶持,帮助促进未来产业相关企业集聚发展,以此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众号:园区产业招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