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穿针”造就世界级工程江苏兴化籍院士林鸣返乡分享“出发”的故事
林鸣院士在家乡分享“出发”的故事。顾俊摄
“与其犹豫踌躇,不如选择出发,我喜欢出发。”5月16日,以“我喜欢出发”为主题的“吾论如何”成长讲坛第三期线下沙龙在江苏泰州兴化市举办。活动现场,兴化籍中国工程院院士、桥隧及海工工程领域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专家、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林鸣和大家分享了他一次次“出发”的故事。
放弃“铁饭碗”参加高考,是林鸣的头部次出发。彼时,刚满20岁的江苏兴化县化肥厂工人林鸣,正在外地学习制氧核心技术,这是骨干员工才有的机会。当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后,他毅然做了一个决定——参加高考。“无论是在条件艰苦的乡村,还是放弃化肥厂稳定的工作参加高考,始终不变的是对知识的追求。”林鸣说。
林鸣院士参与建设的港珠澳大桥。受访者供图
铺就远方的路,需要知识、勇气和坚韧。从南京航务工程专科学校毕业后,林鸣被分配到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局工作,因专业能力突出,成长很快,上世纪90年代初,他担任珠海大桥项目经理,开始负责建桥工程。2011年,林鸣担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外海沉管隧道施工难度堪比“海底穿针”,2013年大桥首节沉管安装,林鸣率领团队鏖战96小时,创造了中国外海沉管隧道建设的先河。
第八节沉管安装关键时期,林鸣鼻腔大出血,四天内进行两次全麻手术,术后第七天他又到现场指挥作战。2017年5月,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顺利合龙,16厘米的偏差在水密工程合理范围之内,大家都准备庆功了,唯有林鸣不答应。经过42小时的重新精调,偏差降到了不到2.5毫米,林鸣团队5年探索、全球首创的“半刚性”施工技术得到验证。
据统计,整个港珠澳大桥共产生了1000多项专利,先后获得《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2018年全球蕞佳桥隧项目”、国际隧道协会(ITA)“2018年度重大工程奖”、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期刊“2018年度隧道工程奖”三项国际大奖,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林鸣院士为兴化市“板桥英才”成长导师工作室揭牌。顾俊摄
青年人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活动现场,林鸣为兴化市“板桥英才”成长导师工作室揭牌,并与基层党员干部、青年群体互动交流。他强调,要善于调动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发挥出团队的力量;鼓励青年朋友适应时代要求,认真学习,掌握更多本领。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作为从水乡兴化走出去的杰出人物,林鸣对家乡充满感情,他希望泰州特别是兴化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充分利用好科技的力量,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王丹丹 吴红德)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众号:园区产业招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